如何避免“大头娃娃”悲剧?良心、专业、服务缺一不可!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该款“倍氨敏”固体饮料本身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但是该家母婴店销售人员将其冒充特配粉销售给特殊体质宝宝,宝宝长期作为主食食用,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颅骨突出成“大头娃娃”。

  那么,固体饮料和特配粉究竟有何区别呢?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公告显示,固体饮料是普通食品,不是婴幼儿配方乳粉,更不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蛋白质和营养素含量远低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法,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属于特殊食品,在我国实行严格注册管理和出厂批批检验,质量安全有保障。简单来讲,固体饮料≠特配粉。

  那究竟该如何区分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呢?对此,奶粉圈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并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发布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选购消费提示得出以下结论。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我国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实行严格的注册审批管理。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作用,不得宣称保健功能。需要非常注意的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需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

  固体饮料是用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等加工制作而成的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供冲调或冲泡饮用的普通食品。其产品配方、生产的基本工艺、标签和说明书等不需要产品注册审批,不能为特殊医学状况人群提供营养支持,不能标示适用人群,也不需要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如果用固体饮料替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表格制作参考:特医标准GB25596-2010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

  从以上国家对特配粉和固体饮料的不同规定我们大家可以得知,固体饮料无论是从定义、执行标准还是从技术方面的要求上是远比不上特配粉的。而且固体饮料的范围非常广,常见的果汁粉、蛋白粉和清清宝等都属于固体饮料,而这一些产品并不满足特殊宝宝主食营养需求,更加不用说解决宝宝的特殊医学问题了。所以,固体饮料不是特配粉。对这个我们要有个基础的判断。

  在此奶粉圈新媒体再强调一下宝妈们在为特殊宝宝选购特配奶粉时一定注意是否有通过注册,一看产品的名字,产品标签上标示的产品的名字应为产品注册批准的名称。二看产品注册信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必须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注册。三看适宜人群,合法正规产品标签中应明确标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类别和适用人群。四看贮存条件和保质期,要购买保质期内产品,优先选择生产日期距购买日期较近的产品,守护好宝宝的健康。

  据新京报报道,此次湖南郴州“大头娃娃”事件中所涉及的“倍氨敏”固体饮料生产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经第三方检测,“倍氨敏”产品质量合格,且“倍氨敏”只是一款用来补充蛋白质的普通食品,只吃“倍氨敏”不吃其他食品肯定不行。”

  既然产品符合国家规定,为何会出现“大头娃娃”?对此,奶粉圈新媒体采访了一位母婴行业资深人士,他表示,“倍安敏”罐体上确实有明确标注该产品属于固体饮料,但是一定不可以当成宝宝主食长期食用。抛开企业有可能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出现的虚假宣传不说,该事件中,这家母婴门店的导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此前新闻媒体报道的视频,能够准确的看出该门店导购声称固体饮料就是特配粉的别称,误导消费者购买并食用,这样的做法极其的不负责任的,要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婴幼儿用品相关企业及母婴用品销售门店不能唯利是图昧着良心赚钱,要和正规的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合作,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对宝宝的身心健康负责。

  2.母婴店店员也要对店内销售的产品有清晰的了解和专业的知识技能。从固体饮料的角度来讲,这种产品是没问题的,但是,不专业、没有底线的门店销售人员误导了消费者,导致将该产品当做了主要的营养补充来源,致使孩子长期食用最终引发了不好的后果。

  3.政府要加强对涉及婴幼儿产品企业及母婴门店的监管,加大惩罚力度,严厉打击母婴门店销售乱象,肃清行业毒虫。

  一只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就能给一个遥远的国家造成一场飓风。而此次事件,看似只是一个个例,却对整个线下母婴行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这对于疫情影响下的线下母婴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昨天奶粉圈新媒体发布此次湖南郴州大头娃娃事件后,也是收到了一众母婴门店导购的留言,能够准确的看出大部分母婴店导购对这种毫无底线的行为也是深恶痛绝的,她们认为母婴行业作为一个有爱的行业,从业人员应本着对宝宝负责的态度工作。

  笔者认为,一个行业,要想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需要所有从业人员付出诸多的努力,而此次事件却犹如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在此奶粉圈新媒体通过此前多次走访线下母婴门店的经验,对母婴门店店员所一定要具有的素质总结出如下几点建议:

  作为母婴行业的从业人员,店员应该有责任心和良心,不能仅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多赚钱而放弃自己的底线,违背自己的良心,将不适合宝宝的产品推荐给宝妈,尤其是食用特配粉的婴幼儿本身由于身体特殊,无法从正常奶粉获取营养。所以对于特配粉,店员更应该小心谨慎,了解宝宝的详细情况,推荐适合过敏宝宝体质的正规的特配粉。

  店员要一直摸索、积累和学习,掌握育儿、营养、喂哺等专业相关知识,消费的人在成长,店员也要一直进行自我提升。懂产品,才能对顾客进行专业指导和讲解,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相应的顾客,满足顾客的需求。

  秉对宝宝负责的态度,用贴心的服务给为顾客答疑解惑,为妈妈解决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用专业打动顾客,让顾客产生信任和信赖。

  对于此次事件,我们该通过现象看本质,过敏宝宝应该吃特配粉而不是固体饮料,但商家却将“倍安敏”固体饮料当作特配粉销售给家长,并且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这个事很严重,缺乏良知,无视宝宝健康,我们为之愤慨,也期待宝宝康复,涉事者得到严厉惩治!但目前看,其影响面并不大,也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当地也已介入调查,大家别引起恐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