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驻企业降成本 政府当“中间人”左右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10月12日,四川厚傅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善治很高兴,因为作为一个园区“新人”,他即将认识一些新津的本地左右岸企业。

  12日下午2点30分,天府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园管委会科学技术创新发展部部长周锐带着新津包装商会一行人,来到厚傅食品,上门谈合作、谋发展。

  “你们是我们绿色食品产业的新成员,包装材料作为你们的左右岸产品,新津有很好的包装产业基础,你们之间可完全多交流达成合作,互惠互利。”对接会一开始,周锐就开门见山表达了此行的目的。

  厚傅食品成立于2023年,位于沈师傅新建基地内,可年产各类蛋液50000吨,致力于打造全国第一大单体蛋液生产基地,于今年5月份开始试生产。

  “我们企业的包装不少还是在浙江外采。”王善治表示,这样的外采原材料明显提高了企业采购成本。

  “我们商会有三十多家企业,从内包到外包,除了铁皮包装,其他的我们都有企业能做,不妨直接把你们现在正在用的包装拿来我们一起看看。”包装商会会长陈显祥提出建议。

  “这个纸箱我们恒泰就能做,离你们只有几分钟,跑步都能过来。”恒泰包装负责人立马表示。

  “这个塑料筐我们新津也有家企业在做,这个食品包装袋树鑫包装能做。”包装商会会长陈显祥表示厚傅的所有包装材料新津都有企业能承接。

  王善治立马露出了笑容,“没想到我们应该的产品新津都有,本地采购肯定最好了,最近我们就需要一批塑料筐,希望能马上对接上他们谈下一步的具体合作。”

  见此情形,周锐进一步“锦上添花”:“新津民营经济政策对采购企业给予采购额1%的奖励,希望厚傅食品能最大化的实现新津本地协作配套。”

  桃李面包近日遇到了一个难题,提取鸡蛋液后鸡蛋壳的处理变得有点困难,于是向管委会“求助”。

  既然桃李面包本质上是需要鸡蛋液,鸡蛋壳处理又困难,何不直接从新津本地绿色食品企业厚傅食品采购呢。

  带着这一想法,周锐当起了桃李面包和厚傅食品的“中间人”,希望能促成新津两家绿色食品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

  在跟厚傅食品介绍“生意”的时候,周锐还不忘想着给新津别的企业找点“生意”,当了解到厚傅食品希望本地采购包装材料后,便有了此次的对接活动。

  “我们不仅要帮你找左右岸,还要帮你找上下游,把你们的产品卖给新津企业,下周就带你们去桃李面包拜访。”对接会上,周锐跟王善治商讨下一步的对接事宜。

  陈显祥听状,透露中粮粮油也有鸡蛋液的需求,随即周锐便表示下来就对接中粮粮油,带着厚傅食品去一道拜访。

  据了解,除了桃李面包和中粮粮油,厚傅已跟希望食品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正在进行产品测试。

  在短短几个月内,厚傅之所以能找到这么多家下游合作企业,一方面离不开园区管委会的牵线搭桥,另一方面还源于新津深厚的绿色产业基础。

  一直以来绿色食品都是新津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现已聚集中粮、中储粮、华润怡宝、希望食品等有名的公司97家,2023年,全区绿色食品产值规模全市第一。

  从9月初开始,成都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新津形成了“1个总专班+4个行业专班”企业问题诉求闭环解决机制。

  一个月过去了,针对工业公司,新津各部门和园区已走访企业575家,走访率达75.86%,共收集181条企业问题诉求,已办结176条,办结率达97.24%。

  从收集到的企业诉求来看,不少企业都要求像厚傅食品一样,希望政府帮助寻找订单,而找订单本质上是要从产业链的角度,推动上下游供需对接和协作配套。

  对此,新津积极为公司可以提供在“家门口”拓市场、找订单、扩销路的机会,促进产销两旺良性循环,为企业间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搭建坚实平台。

  6月5日,举办绿色食品园企产销对接活动,现场达成供需对接意向合作金额超8千万元。

  8月9日,举办新质引领·津企链动  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发展大会,现场发布企业供需平台及产品、需求两张清单,8家企业代表签订超30亿元合作协议。

  目前已通过举办系列对接活动6次,促成2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合作金额约32亿元。

  9月13日,新津区经信局副局长周相刚就带领新津路桥企业走进中德铝业,促成上千万订单。

  产业的问题,还得从产业链角度去考虑,新津正围绕重点产业领域,“一月一主题、一月一链主”,开展供需对接、研发对接、投融资对接等系列活动,推动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实现产业链与供应链就近协同、相互配套,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c